close

教學的過程中,被學生問道:「巴哈為什麼要叫創意曲啊?因為很有創意嗎?」

為師的我發現自己還真的沒思考過這個問題,於是開始尋找答案

1433.jpg

(圖片取自網路)

 

創意曲的背景

 

巴哈創意曲由二聲部與三聲部各十五首組成,是巴哈在科登時期完成的作品。

原本是為了長子W. F. Bach的音樂教育而作的「鋼琴小曲集」,二聲部名為Preambulm(序曲),三聲部名為Fantasia(幻想曲)。

而後,巴哈於1723年將曲集修訂,將標題改為"Inventionen und Sinfonien"(創意曲與交響曲),且附上了一段話:

鍵盤樂器的愛好者,尤其是真心要學習的人,要先學會將二聲部彈得清楚乾淨,直到有相當的進步後,再正確並美好地去處理三聲部。

除了有這些好的創意(創造力.樂思)之外,還應該自己好好去發展,最重要的是學會如唱歌一般的演奏方法,並且獲得作曲的基本手法。

 

經過研究,我們可以推斷,巴哈取名叫創意曲可能是因

1. 希望學生經由二聲部的練習,獲得正確而良好的創意(創造力或樂思)。

2. 另外,巴哈也十分重視裝飾音,但是裝飾音幾乎是不記在譜上的,也因此由一個人彈奏的裝飾音即可知道這個人的品味與才氣,裝飾音的彈法即是一種創意。

3. 車炎江老師提供的思考方向:

"創意"(invention)成為音樂類型,強調的正是創意。至少,作曲家自己是這麼想的,其他人是否也這麼想,就不是重點了。

在Bach之前,16世紀就已經有曲集的名字叫做創意,像是法國作曲家Janequin的歌曲集《音樂創意曲集第一冊》(Premier livre des inventions musicales, 1555);

到了18世紀,歐洲受到啟蒙運動影響,創意必須奠基在科學實證精神上,所以才有韋瓦第1725出版著名的協奏曲集《和諧與創意的試驗》(Il cimento dell'armonia e dell'inventione, op. 8)。

但是,Bach的創意曲侷限在鍵盤二聲部復格樂曲的型態,和前述音樂前例沒有關連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香菇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